序 言
2023 年6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习总书记对于文化事业发展的期盼和关于文化传承的指示精神,在全国特别是文化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对新时代的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者而言,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就是要把“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服务方式,推动全民阅读”作为保护古籍、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重要着力点。
通渭县图书馆即将出版的《通渭县图书馆珍贵古籍图鉴》,就是让收藏在图书馆里的珍贵古籍从幽闭的书柜走向寻常百姓,让社会大众在精美的书页中近距离感受古籍之美,可谓引领全民阅读风潮的重要举措。当残破尘封的古籍与现代精良的装帧工艺相遇,那些深隐在文字背后的故事、信息就会穿透历史尘埃喷涌而出,为广大读者呈现出博大深厚的家国情怀和细碎绵长的历史片段。
通渭地处陇中,历史悠久。早在四五千年前,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的印记,境内发现的马家窑文化遗址和齐家文化遗址,从考古学的角度为其悠久历史作了注脚。这里既有绵延数百里的战国秦长城遗址,又有数以千计的宋代以来的古堡村寨;既有闪耀着长征精神的红色遗迹,又有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通渭小曲”。纵观古今,通渭文化昌明,人才荟萃:东汉著名“夫妻诗人”秦嘉、徐淑,为我国五言诗的成熟作出了重要贡献;明代工部尚书赵荣明经善辩,出使瓦剌,不辱使命;开封知府王瓒博学能文,政绩卓著,百姓歌颂;清代大儒李南晖服膺理学,读易观象,慎思笃实,大义凛然;四川按察使牛树梅不负苍生,巴蜀称颂,传道关西,著述等身。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矢志报国的革命将领邢肇棠、抗日殉国的中共优秀妇女干部邢华、领导陇右地下革命的毛得功等先烈,为这片丰厚的土地播撒下革命的火种。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又涌现出一批优秀的青年才俊,如在分子生物学领域取得重大进展的英国皇家科学院首位华人院士杨子恒、在冰川冻土学领域卓有建树的中科院院士姚檀栋、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中科院院士尚永丰等,继续书写着新时代的光辉篇章。这些名留青史的杰出人物和世代扎根于这片热土的淳朴父老,共同谱写了通渭灿烂辉煌的历史华章。
通渭县图书馆秉持“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初心,动员全馆力量,耗时三年,对560 余种7500 余册馆藏古籍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普查整理,并撷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古籍精心编写了这部《通渭县图书馆珍贵古籍图鉴》。翻阅之间,既被古籍文字背后的历史文化所感染,又被基层图书馆工作者的默默坚守所感动。该《图鉴》从选书、拍摄到文字介绍、源流考证……每一个环节都是时间、精力的付出。在西北地区,基层图书馆常常面临经费短缺、人员不足的窘境,能够将馆藏古籍选编整理已属不易,还能对古籍的版本、源流、内容做深入考察则更为难得。因此,该书的出版,除了其自身蕴含的史料价值和文化传承意义外,更体现了基层馆员热爱文化、肯于付出、敢于拼搏、勇于钻研的敬业精神。我想,这才是中华文脉得以延续、传承的基因密码。在神州大地上,分布着许许多多大小不一的公共图书馆,它们充分利用馆藏资源,积极探索古籍保护和利用之间的关系,以多元的方式,让束之高阁的古籍为人所知、为人所爱、为人所用,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以新的形式延续生命、焕发光彩。古籍历久弥新,靠的就是一代代研究者、守护者薪火相传。无数人将生命的能量倾注于薄薄的纸页间,代代相传,于是传统文化就有了山一样的高度、海一样的深度。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古籍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延续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其中蕴含的思想和智慧一直是激励中华民族前进的动力源泉。从古老的甲骨卜辞、钟鼎金文、简册帛书,到手抄印刷的书籍手卷、线装书册,承载着中华儿女丰富宝贵的历史记忆、思想智慧和知识养分,蕴涵着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基石和心灵寄托。《通渭县图书馆珍贵古籍图鉴》以现代手段展示古籍之美,不仅实现了古籍的活态利用,而且展示了它背后的脉络源流,可谓“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希望这部书的出版,能够带给广大读者视觉上的盛宴和精神上的享受!
是为序!
田澍
2023 年10 月
- 上一图集:水磨房——渐行渐远的风景
- 下一图集:格萨尔百米唐卡